刀具長度補償簡化了編程,并在設置和生產運行過程中增強了試加工和尺寸調整。這也使得使用離線工具長度測量裝置裝配,以及測量刀具長度成為可能。
雖然刀具長度補償是一個很好的功能,但它也有一些缺點:第一,刀具必須具有足夠的剛性,才能夠在程序設定的切削條件下進行加工;第二,刀具必須足夠長,才能到達最深的加工表面,而不會因為太長而在換刀過程中撞上障礙物。
有些公司的程序設計人員,規定了用于裝配切削刀具的部件以及一系列可接受的長度。安裝人員可能不確定每個刀具是否有足夠的剛度,或它的長度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圍內。雖然它們可能無法確保剛性,但定制宏可以解決刀具長度范圍的問題。
基本的宏設置
這種技術特別適用于Z軸行程有限的機床,比如小型立式加工中心和許多臥式加工中心。我們使用FANUC自定義宏系統變量,來訪問偏移量的相關數據。另外,我們的案例還假定了該機床具有FANUC的六套標準夾具偏移量,用戶計劃將刀具長度設置為刀具長度補償偏移量值。#2200系列中的變量提供了對刀具長度幾何偏移的訪問。#5200系列提供了訪問夾具的偏移。從理論上講,我們的案例“二次引用”相關的系統變量值。我們的測試刀具長度值為:
#149=4.0
#2=#[2200+#149](當前刀具長度)
當通用變量#149設置為4.0時,表達式2200+#149呈現2204。括號外的井號(#)構成了這個系統變量#2204,它訪問的是刀具長度幾何偏移量4的值。類似的技術可以用于訪問當前安裝的夾具偏移z寄存器值。我們還使用系統變量#4014訪問當前安裝的夾具偏移值(54-59)。
輸入數據來自偏移量、系統常量(#500系列永久公共變量)和程序中指定的值。該偏移量包含了刀具長度補償幾何偏移量中輸入的夾具偏移Z值和刀具長度。
用戶只需要輸入以下系統常量一次:
#511:更改工具的間隙
#512:換刀器的拔出量(請參閱機器制造商的文檔)。
#513: z軸旅行(咨詢機器制造商的文檔)。
這些值與CNC程序相匹配:
#100: z - 0表面到最高障礙物之間的距離(像一個夾)。
#101: z - 0表面和最深深度之間的距離。這個值可以在每次工具更改之前指定。
這種技術從用戶定義的t代碼程序操作。在設置一個參數(#6001,位5較新的FANUC CNC)為1后,任何時候CNC看到T代碼,它將存儲T值在公共變量#149并執行程序O9000。
有兩種常見的自動換刀系統。有了一個,T代碼本身就完成了工具更改。在另一種情況下,T代碼只是旋轉工具轉盤,將工具帶到準備站,而M06命令更改工具。下面的示例程序應該可以很好地工作,但是用戶可能必須將T代碼和M06分成兩個命令,以便程序正確地執行。
示例程序
這是程序。主程序(O6001)被縮寫為只顯示相關命令:
O6001(主程序)
G54(選擇夾具偏移量)
#100=2.0(最高特征高度/夾具偏移z - 0表面的障礙物)
#101=2.5(刀具4加工的最深深度)
(.)
(程序啟動命令)
(.)
T04(調用程序O9000,自定義T-code自定義宏)
M06(在刀具范圍內會發生刀具更換)
(.)
(4工位加工)
(.)
#101=1.0(刀具5的最深加工深度)
(刀具啟動命令)
(.)
T5(調用用戶定義的T-code自定義宏)
M06(在刀具范圍內會發生刀具更換)
(刀具加工5)
(.)
(加工程序的平衡)
(.)
M30
O9000(刀具檢查自定義宏)
#1=ABS[#[5203+[#4014-53]*20]](當前夾具偏移Z值)
#2=#[2200+#149](當前刀具長度)
如果[[#1-#2-#511-#512-#100]GT0]GOTO5(刀具長度合適嗎?)
#3000=100(刀具太長)
它們被# # 1 + 3 = # 101(最深的深度)
# 4 = # 513 + # 2(刀具達到)
如果[[#4-#3]GT0]GOTO10(刀具會到達最深的表面嗎?)
# 3000 = 101(刀具太短)
N10T#149(旋轉刀具到準備位置)
M99